唐昌镇强化服务狠抓落实促进项目落地生根

一幅幅热火朝天的建设画面,一处处紧张忙碌的生产场景……在唐昌镇,随着招商引资大批项目的落地,处处响动着铿锵前行的发展声音,给镇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今年以来,唐昌镇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推进项目建设、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支撑点,选择精干力量梳理线索跟进,积极主动走访客商,洽谈合作意向,争取更多优质项目落户唐昌镇。

靠前服务招商引资硕果累累

“有什么需要多和我们联系,打个电话就行,我们会立即过来。”在西蜀竹林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唐昌镇招商办工作人员来到项目现场,了解项目建设情况。“我们这个项目是现代农业项目,唐昌镇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帮我们办好了各项手续,后续工作也在有序进行,预计明年就可以对外营业。”谈到最初的落户及之后的发展,西蜀竹林项目负责人郑勇为唐昌镇点了个大大的“赞”。

“这多亩全是项目规划区,计划用2年时间,投资0.5亿,打造集太极书画文化、民宿度假、餐饮娱乐、农业种养、田园观光、运动康养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唐昌镇党委委员李洋手指着在建项目及其西侧的荒地,充满希冀地介绍。项目完工后,将形成耕文化体验区、定制农业生产区、渠堰亲水戏水区、乡村文创展示区、乡村民宿康养区、特色餐饮文娱区6个功能区。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战旗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战旗村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聊起唐昌镇的项目建设,李洋扳着手指如数家珍,“目前我们正在进一步加快西蜀竹林、翠筠潺苑、横山镜花湖、战旗飘飘酒店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着力推动稻语花乡、菁栖酒店落地建设,加快推动澳门万国等项目洽谈……”

摸清家底精准招商出实招

唐昌镇是成都市水源保护区面积最大的镇,也是重要的菜篮子基地。为此,唐昌镇调整思路,依托资源优势,将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教育培训作为产业发展定位,以22个村(社区)为单位,对区域现有及潜在资源进行摸底调查,登记造册。同时,探索农村存量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机制。

“创新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引导农户通过租赁、入股、有偿退出等形式,实现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入股村集体经济组织,有利于发展乡村旅游。”李洋介绍,“我们在把片区资源梳理好后,专门制作了招商宣传册,好让客商初步了解我们,同时也方便我们精准招商,根据片区特色禀赋,主动寻找合适的企业,争取合作机会。”

唐昌镇坚持片区综合开发理念,以“泛战旗片区”“唐昌古镇片区”“唐元场镇片区”为核心,着力打造农商文旅融合示范区。年唐昌镇共策划重点项目16个,总投资额约65.3亿元。

全生命周期服务确保项目“落地开花”

唐昌镇将服务企业、服务客商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核心,用真心、动真情为客商提供“保姆式”服务。从上门拜访到营商环境推介,从代跑代办到向上政策争取,坚持把服务理念贯穿于沟通洽谈、落地建设、建成投运的全过程,主动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我们健全完善项目推进专班工作机制,坚持定人、定责、定时开展工作,努力打造整合资源力量有力推进项目落地见效的运行体系。”李洋介绍,唐昌镇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项目分级包保推进机制,制作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战图,实行清单式管理,责任化推进。

针对企业关心的社保缴存比例、企业招工用工及公共交通等方面问题,唐昌镇招商专班第一时间对有关单位和部门进行走访调研、协调沟通,面对企业的顾虑和要求给出解决办法和措施,并及时反馈给企业。“唐昌镇高效务实的作风及优质的营商环境,让我们对投资唐昌信心倍增,希望越来越多的项目落户唐昌,为唐昌经济发展以及劳动力就业发挥积极作用。”西蜀竹林项目负责人郑勇表示。

一条条举措落实,一项项服务提升,一批批政策落地,换来了企业的健康蓬勃发展,吸引了新项目纷纷入驻,为唐昌镇构建“一区两核多点”发展格局,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提供强大动能。

记者郭芯屹文/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0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