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项目建设有多火热

哪家医院治愈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index.html

两大物流巨头强强联合的智慧制造及物流项目落户长安、陕西考古博物馆8月底将主体竣工……7月16日,进入全市重点项目观摩测评活动第二天,观摩团一行对今年市级重点项目中的智慧制造、考古文化、新能源、新材料等在建项目展开观摩。

一整天的时间里,观摩团成员马不停蹄,进车间、走工地。每到一处,观摩团成员都认真听、仔细看,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和取得的成效,感受着火热的建设场面和蓬勃的发展势头。这些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彰显城市区域发展活力,向世界展示西安的绝对实力。同时陕西考古博物馆等文化旅游项目也将深度挖掘、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展现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通过观摩亮出成效,比干劲。发展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市将以这次观摩活动为契机,推动全年重点项目建设加速前进,进一步激发全市上下比拼赶超的干劲,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高乐)

高新区

大华西安研发中心

助力西安智慧城市建设

大华西安研发中心项目由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大华股份是全球领先的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项目位于高新区软件新城天谷五路以南,天谷六路以北,云水二路以东,沣惠渠以西区域,总建筑面积约30.7万平方米。总投资额11.7亿元,年投资额3亿元。作为数字化“新基建”项目,大华西安研发中心将聚集名以上研发人员,重点开展人脸识别、行为分析、物品分析、导航定位、智能音频等先进技术研发,通过“视频+AI”模式,开展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应用服务,相关技术和产品将广泛应用于公安、交通、金融、社区、能源、教育等行业。

 

目前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4亿元,上半年已完成年度任务的53%,年底前将竣工投用。项目建成后将研发打造“全感知”“全智能”“全计算”“全生态”的智慧城市发展引擎,通过构建城市大数据平台,建设城市安全中心、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实现智慧警务、智慧交管、智慧园区、智慧物流等应用服务,驱动“善政、兴业、惠民”的西安市智慧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三星12英寸闪存芯片二期

建成后将新增产值亿元

三星12英寸闪存芯片二期项目由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总投资亿美元,约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约53万平方米,其厂房是目前全球单层占地面积最大、洁净度要求最高的洁净厂房。项目分为两阶段,目前一阶段项目已正式投产,3月10日首批V5代产品(96层堆叠)正式下线上市,也是目前全球已量产的技术最尖端的闪存芯片,当前产能为2万片/月,预计9月底实现满产6.5万片/月。

 

二阶段项目总投资亿元,在二期一阶段的基础上增资扩建,其产品将比一阶段V5代产品更加先进,建成后二期项目总产能达到约13万片/月。目前,余名工程人员正在进行洁净厂房内部装修和管道施工,预计9月初装修完成,10月开始设备搬入,年上半年建成投产。

 

二期项目全部建成后,三星电子在西安高新区累计投资将超过亿美元,将新增产值亿元,届时三星项目年产值将突破亿元大关,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闪存芯片生产基地,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高端集群化发展,打造全球知名的电子信息产业创新高地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电子谷核心区一期

预计明年逐步开园

 

西安电子谷核心区一期项目效果图。

西安电子谷,位于高新区翠微路以东、西太路以西、枣林二街以北,兴隆路以南,总规划面积约20.31平方公里,重点围绕半导体、高端软件、智能终端、智能网络4大领域,打造“芯-软-端-网”为一体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是《西安高新区人工智能试验区核心区建设方案》“一区四园”中“电子谷人工智能实验园”的承载空间。该区域功能规划为“一心两轴五片区”,即以长安中心高铁服务为“一心”,以产业发展轴和生态保护轴为“两轴”,以高铁服务片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三星产业片区、未来科技城片区、长安通讯产业园片区为“五片区”。

 

其中西安电子谷核心区,总占地面积约亩,总投资约88亿元,包括西安电子谷总部、西安人工智能园、西安工业互联网园、西安国家电子实验园4大功能板块。

 

项目一期总投资约19亿元,占地面积约43亩,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包含一栋超高层中试研发楼及一栋高层中试研发楼,目前正在进行地下负一层主体施工。电子谷核心区预计于年逐步开园,年全面交付使用、试运营。

 

据悉,该项目是高新区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建设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平台,以校地融合、军民融合、双创基地为三大抓手,通过发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建设校地融合发展产业加速器;通过搭建军民融合新平台,争取国家重大项目落地;依托西安高新金控集团的金融创新体系,引进银行、证券、创投等金融机构,打造产业园区双创生态圈。项目全面运营后,预计年总产值约亿元,年税收贡献约20亿元,入驻企业约家,吸纳就业人口约两万人。

 

铂力特金属增材制造智能工厂

推动我市装备制造产业向高端发展

 

西安铂力特是高新区自主培育的硬科技明星企业,是我国最具产业化规模的金属3D打印技术全套解决方案提供商,也是国内首批25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之一。其产品及服务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机械、能源动力及电子工业等领域,该公司是空客公司在亚洲第一个金属3D打印服务供应商。

 

西安铂力特金属增材制造智能工厂项目位于高新区纬十八路以南、韦斗路以北、经三十八路以西、经四十路以东,兴隆路以南。总投资6亿元,占地78亩,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将建设全国最大的离散化增材制造智能系统平台,是工信部批准的“智能制造示范试点项目”。

 

目前,项目正进行厂房建设主体施工,并已启动部分重大设备采购,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计划于年上半年竣工投产。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集研发、制造、材料于一体的现代化金属增材制造智能工厂,实现增材制造产品和专用装备的规模化生产,以及增材制造金属粉末材料的国产化自足,投产后定制化产品将达到年产5万件,制造装备达到年产台,极大满足国家航空航天领域重点型号、重大工程的需要,推动我市装备制造产业向高端发展、向智能迈进。(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蒋黛实习生韩婧洁采写)

西咸新区

安博沣西物流中心

助力西安“三个经济”全面发展

7月16日,记者了解到,安博沣西物流中心项目是西安市发展“三个经济”的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总投资两亿美元,有南北两块相邻地块,总占地面积亩,主要建设8栋物流仓储中心、分拨中心、结算中心、物流信息中心及供应链管理平台等物流设施。

 

安博一期于年2月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9万余平方米的一期4栋物流仓储中心已在年2月25日投入使用。安博二期4栋物流仓储中心主体结构施工目前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内外部装修,预计年11月底前竣工,年底前投用。

 

目前,安博沣西物流中心已入驻科捷物流、德邦物流等多家客户,将为宝马、UPS、亚马逊等余家知名企业提供服务,预计年产值两亿元人民币。该项目预计年内实现收入近万元人民币,解决就业人。3年内项目达产,实现年收入超1.2亿元人民币,带动就业0人。

 

西安宝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年产30万套新能源汽车零部件

 

7月16日,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西安宝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现场,各项施工作业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年产值亿元,年上缴税收25亿元,带动就业人。”西安宝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年投资15亿元,建设年限为年-年,净用地面积约.7亩,通过购买必要的工艺及公用设备、新建生产厂房及配套设施,建成年产30万套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基地。

 

截至目前,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4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亿元,已完成投资10.99亿元,总装车间外窗安装完成,地面金属骨料面层钠基混凝土固化剂面层完成90%,屋面彩钢板变形缝全部完成;涂装车间基础特构浇筑完成,一层钢纤维混凝土地面全部完成,环氧底漆完成,辅房装修完成15%,外窗安装完成90%;冲压车间地面浇筑完成,地面固化剂完成,钢构面漆完成70%,外窗安装完成,装饰装修完成;PACK车间环氧底漆完成,屋面彩钢板变形缝全部完成。

 

西安恒大童世界主题公园

挖掘中国文化IP突出传统文化元素

 

恒大童世界也是全球唯一的全室内、全天候、全季节的主题公园,这也是其优于其他主题乐园的关键所在。7月16日,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恒大童世界项目现场,一座城堡正在“孕育”。

 

西安恒大童世界项目位于秦汉新城塬北综合服务区,总投资49亿元,年投资20亿元,建设年限为年-年,将建设童世界主城堡、童世界单体、童话大街和中央园林。据了解,西安恒大童世界主要面向2岁-15岁少年儿童开放,以挖掘中国文化IP、突出传统文化元素为核心手法,尤其是结合当地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打造。设计团队由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乐天世界等知名国际顶尖团队担纲。截至目前,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完成14亿元,完成占比70%,正在进行主城堡承台基础和单体主体施工。

 

恒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一期)

产品将辐射全国市场

 

为贯彻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助力陕西省打造全国主要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年6月初,恒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一期)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启动,截至7月16日,该项目已完成投资0.32亿元,正在进行桩基施工。

 

恒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一期)由恒大新能源汽车(陕西)有限公司建设,总投资52亿元,年投资8亿元,总建筑面积约.8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展示中心、智慧汽车塔、接待中心、技术展示中心、冲压车间、车身车间、涂装车间、零部件装配车间、车身立体库、预留零部件仓库、研发中心、培训中心、综合站房、污水处理站等。

 

据了解,该项目拟建年产10万套轻量化新能源汽车车身总成,致力于研发新能源、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生产辐射全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

 

三一西安产业园

助力西安打造西部建筑智能制造新枢纽

 

7月16日下午,记者在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三一西安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冒着小雨紧张作业,一期厂房主体框架雏形已现。

 

三一西安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0亿元,拟建设三一筑工西北区域总部、工业互联网区域总部、建筑机器人区域研发总部3个中心和建筑机器人、装配式建筑两个生产基地,重点围绕装配式建筑、建筑机器人和工业互联网3个产业方向。值得一提的是,装配式建筑建成后每年可生产12万立方米预制构件,可支持万平方米的建筑项目施工,全面提升装配式建筑的覆盖面,提升装配率,实现建筑工业化,助力西安打造成为我国西部的建筑智能制造新枢纽;建筑机器人产业则依托三一集团装备制造优势,3年内完成不少于8款建筑机器人的研发,实现5款量产。目前,该项目已启动一期5万平方米厂房建设,计划年9月投产,3-5年内完成园区建设,实现年产值30亿元。(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于忠虎吕聪)

鄠邑区

陕西省贵金属材料创新中心

建设西北最大贵金属材料研发中心

项目效果图。

陕西省贵金属材料创新中心项目总占地40.05亩,总投资3.65亿元,建设面积2.2万平方米,一期计划投资1亿元,主要建设创新实验中心,打造研发、中试、公共测试服务和创新服务四个平台。

 

二期投资2.65亿元,建设面积1.2万平方米,主要开展自主研发产品超微银粉、贵金属靶材等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将以科创版上市为目标,努力向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迈进。

 

项目占地小,产值大,科技含量高,引领作用强。一期项目建成后,第一年产值25亿元、第二年产值30亿元,逐渐形成百亿产值规模。是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之一,建成后,将为我省新材料领域提供示范,填补贵金属材料产品研发空白,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发展。年加工贵金属材料30吨,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贵金属材料研发中心和贵金属材料生产加工基地。截至6月份,完成投资.5万元,完成占比60.05%;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试桩、临建建设、外围绿化等工程。(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顾荣)

经开区

陕西隆基乐叶5GW单晶光伏电池生产项目

满产后将带动省内就业超人

5GW单晶电池生产线。(首席记者李明摄)

陕西隆基乐叶5GW单晶光伏电池项目位于经开区,主要从事高效单晶电池的研发、生产与销售。项目占地面积约亩,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65亿元,其中高科技的生产设备投资35亿元。项目已于7月1日正式投产。

 

据介绍,陕西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5GW单晶电池项目是经开区为隆基绿能建设的定制化厂区,由经发集团的子公司西安经发地产有限公司负责建设,采取整体租赁(即“拎包入住”)模式招商引资。

 

记者了解到,电池生产是整个光伏产业链中技术含量最高、生产工艺最复杂、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环节,也是隆基绿能所打造的光伏全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项目将成为全球量产转换效率最高,单片加工成本最低的高效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项目,预计年产值超亿元,满产后将带动省内就业超人。

 

延长石油泾渭新材料科技产业园

提高区域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延长石油泾渭新材料科技产业园项目位于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泾渭工业园区内,是延长石油集团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抢抓“一带一路”倡议机遇,而确定的重大项目。

 

该项目一期位于泾渭新城高永路以北,泾渭路以西,总建筑面积约10.7万平方米,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76亿元,年上缴税收约15.62亿元。一期建设生产10万吨塑料改性料及工程塑料、年产10万吨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公用配套工程等。

 

项目建设既延伸了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使其新产品能够尽早上市并迅速抢占市场制高点,同时新材料园区的高性能聚烯烃复合材料、工程塑料合金和复合板材的建设还可与当地的汽车、建筑等优势产业相互衔接,提高区域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项目一期于年8月份开工建设,目前土建工程已完成85%,安装工程已完成40%。

 

吉利新能源汽车产化项目

强化工业短板优化产业布局

西安吉利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项目是市委、市政府着眼全市工业长远发展、强化工业短板、优化产业布局,与吉利集团联手打造西安百万辆汽车重镇和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的重大产业项目,对全市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

 

据了解,项目位于经开区泾渭新城吉利大道号,净用地约亩,总体规划年产60万辆整车,计划分期实施。其中一期将建成年产30万辆产能的整车项目,占地约亩,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亿元,包括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车间及与之配套的管理中心、物流中心、生活配套区等。

 

项目一期于7年11月3日破土动工,计划年完成设备联调联试与整车试生产,年正式投产,达产后年产值可达亿元以上。截至目前,项目一期总装、焊装、冲压、涂装等四大工艺车间,以及区域分发中心库房、树脂车间、联合站房等功能单体均已封顶,正进行土建收尾工作,部分车间设备已陆续进场安装。

 

吉利配套零部件生产基地

引领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

 

吉利配套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位于泾渭新城吉利大道1号,距吉利整车项目仅一路之隔。项目占地面积共.91亩,总建筑面积约41.4万平方米,其中39栋单层厂房27万平方米,6栋宿舍楼约11万平方米(间),配套办公3.3万平方米,动力中心等配套建筑平方米,总投资约17.8亿元。

 

该项目是吉利整车项目的重要配套园区,为吉利整车重要的零部件企业提供生产、研发、生活等全方位的服务功能。项目围绕西安市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以吉利整车项目为契机,逐步引进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补充延伸本地零部件产业链,致力于打造零部件企业聚集效应,引领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转型升级,为加快我市汽车产业发展助力。截至目前,项目南区24栋厂房基本施工完成,满足零部件企业入驻需求;北区15栋厂房计划于9月完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14.5亿元,占总投资额的74%。项目建设至今,分别获得了陕西省文明工地、陕西省建筑结构优质工程、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等荣誉。(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冯晓瑞)

长安区

普洛斯-佛吉亚智慧制造及物流

两大行业巨头联手打造智慧产业园

陕西考古博物馆建设项目效果图。

记者了解到,普洛斯-佛吉亚智慧制造及物流项目总投资10.55亿元,项目以普洛斯智慧物流仓为载体,打造法国佛吉亚汽车智慧产业园,预计年上半年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可带动周边近人就业。

 

据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长安科技产业新城PPP项目由长安区人民政府和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合力打造建设,聚焦“电子信息、智能制造、2.5产业”三大主导产业,力争成为大西安科技产业新高地、宜居宜业的幸福城市典范。普洛斯-佛吉亚汽车智慧产业园项目是长安科技产业新城的子项目。该项目净用地亩,总建筑面积平方米,规划建设全系列汽车座椅生产线,主要产品为比亚迪配套汽车座椅和内饰。

 

“项目亮点为普洛斯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工业地产建设运营商,佛吉亚是全球第八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该项目为两大行业巨头强强联合,建设标准高、投资达产周期短。”据工作人员介绍,计划厂房年5月竣工,工业设备安装及调试12个月,年上半年设备安装调试完成,达产后年产值可达8亿元、年税收贡献1亿元,可带动周边近人就业。目前所有前期手续已办结,年5月开工建设,正在进行1号库基础工程施工。

 

长安大学城梦想小镇·融讯智能制造港

打造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加速器”

 

7月16日,在长安大学城梦想小镇·融讯智能制造港项目现场,记者看到,这里按照“边建设边招商”的思路,建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长安大学城梦想小镇·融讯智能制造港是长安区以“校地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有力尝试。项目净用地亩,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规划建设9栋复合型、高品质的现代化工业总部聚集区。

 

“项目建成后,将充分发挥长安大学城高校智力密集优势,通过完善双创全链条功能,促进高校在人工智能、新材料、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研发、生物医药研发等领域的科技成果。”据项目负责人介绍,科技成果可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实现就地转化,预计年产值可达到6亿元以上,年营业收入超过4.5亿元,实现税收0万元以上。

 

据悉,长安大学城梦想小镇·融讯智能制造港项目立足长安大学城人才和科教资源优势,紧抓西安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政策机遇,通过打造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链条”和“加速器”,实现科技、人才、产业、校地融合发展,形成互补配套、关联发展、优势放大的产业发展格局,成为西北最大的智能科技研发基地、双创孵化基地、研发生产基地。

陕西考古博物馆建设项目 

全国首家研保一体大型专题博物馆

 

7月16日上午,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建设项目现场,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项目计划年竣工,届时将成为大西安文物保护、文化展示、文旅融合的一座新地标,加强陕西、西安与世界文物考古界的交流合作。

 

现场记者看到,陕西考古博物馆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预计8月底主体全面竣工。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陕西考古博物馆建设项目净用地亩,规划建设博物馆、科研楼、信息中心、科技考古中心、公众考古中心、游客中心、后勤动力中心等,总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是全国首家集考古科研、文物保护、研学交流于一体的大型考古类专题博物馆,预计可收纳展示藏品10万余件、藏书20万册。

 

该项目兼具艺术观赏、历史溯源、科学研究、教育推广等功能,与周边大学城高校及长安公园、常宁公园等景区相结合,形成“以展带会、以会促游”的展览、论坛、旅游融合发展模式,预计年接待游客可达万人次以上、实现税收0万元以上。

 

据悉,陕西考古博物馆致力于打造“国际知名、亚洲一流”的考古研究机构,既有利于改善全省文物收藏及科研、国际交流空间环境,又将有力推动陕西和西安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极大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高乐)

周至县

太周创新产业园

推动苏陕两地协调发展

 

3号楼防水保护层施工平方米,4号楼东侧进行基础底筋绑扎,西侧进行防水卷材铺贴施工……7月16日,在位于周至县集贤园集贤西路和集财南路十字西北角的太周创新产业园项目现场,记者看到工地一片繁忙,所有工程项目正在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

 

据了解,太周创新产业园为陕西周至与江苏太仓合作共建的“区中园”项目,依托集贤园区基础设施优势,借助太仓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引导优势,打造东部产业转移和新兴产业的承接地,是助力周至脱贫攻坚、推动两地协调发展的标志性工程。

 

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占地亩,总投资11.05亿元,主要包括办公、生产研发、辅助配套3大功能区,规划建筑12栋,总建筑面积17.87万平方米,其中,厂房建筑面积13.27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预计年年底竣工交付使用。其中,一期占地41亩,已办结各项手续并开工建设;二期占地82亩正在挂牌出让。截至目前,1-8号楼土方开挖约16万立方米,基坑支护约平方米,浇筑CFG桩基3根,完成3个塔吊安装、工地围墙、现场办公临建搭设工作。已引进西安亿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陕西海派整装设计有限公司等9个优质项目,签约投资额超14亿元。(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梁璠)

航天基地

年产10GW单晶电池项目

将带动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

 

航天基地年产10GW单晶电池项目位于航天基地二期,项目总投资70.11亿元,投资内容包括生产厂区(西安航天基地公用服务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生产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运营资本等。项目由西安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分两期实施,一期项目名称为年产7.5GW单晶电池生产项目;二期项目名称为年产2.5GW单晶电池生产、年产MW单晶电池及组件中试项目。

 

目前,一期南区1栋生产车间8条生产线本月正式投产,北区2栋生产车间16条生产线分别计划在今年8月、10月建成投产;二期计划年6月底投产。

 

据了解,该项目作为航天基地重大招商引资工业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在航天基地形成单晶硅产业上下游和相关配套产业共同发展的全产业链条,对航天基地乃至西安市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均产值约亿元,新增就业余人。同时,该项目特别注重环保,投资3.14亿元建设1座废水处理站和9个净化池等环保设施,实现日处理废水1.16万吨,实现50%的中水回用,50%达到市政排放标准。

 

航天六院新区建设项目

预计年营业额达3亿元

 

航天六院新区建设项目占地亩,总投资24.22亿元,由新能力建设、中兆科研新区、印刷核心装备产业化和工程化保障4个项目组成。

 

据介绍,通过该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液氧煤油发动机工艺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工艺流程优化,推动生产模式向柔性化、数字化转变,形成液氧煤油发动机工程化保障能力,满足工程化研制和重大专项飞行任务的需要。项目建成后,预计年营业额将达到3亿元,新增税收万元,带动人就业。记者了解到,新能力建设项目(厂)计划年底建成投产,投产后可实现年产30台新一代大推力、无毒无污染、可重复使用的发动机,大幅度提升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预计年产值19亿元。中兆科研新区项目(11所)计划年底建成投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8亿元,目前正在进行室外工程施工及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印刷核心装备产业化项目(华阳公司)计划年底建成投用,主要建设印刷包装设备、壁纸印刷等方面的装备制造,投产后预计年产值10亿元,目前设备已进场进行调试工作。工程化保障项目正在进行主体建设,预计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公用服务产业园基础设施

将实现10GW电池组件生产产能

 

航天基地公用服务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占地亩,总投资额为25.76亿元,今年内投用,主要建设内容为生产厂房、辅助用房、技术研发中心、仓库以及园区内相关配套基础设施道路、给排水管网、电气、通信系统等。

 

据介绍,该项目是隆基绿能年产10GW单晶电池项目的北地块,共有2个厂房,各占地46亩。项目建成后将实现10GW电池组件及两条MW中试线生产产能。隆基绿能将在此产业园内建设10GW单晶电池项目,购置生产设备和工器具,进行流动资产投入等。

 

记者昨日在施工现场看到,目前项目南地块完成16#厂房、22#废水处理站主体施工,16#厂房系统调试接近尾声,22#废水处理站二次结构、防腐、钢结构等施工接近尾声;室外管道、挡土墙、钢结构管廊、道路、管廊给排水、供电、供气系统工程等施工接近尾声;22#废水处理站周围室外工程进行施工。项目北地块开展1#、2#厂房、3#科研楼、4#-9#辅房土建及安装工程施工。

 

泛太空国际超算(西安)中心一期

打造“一带一路”沿线最大数据港

 

7月16日,记者在国家超算(西安)中心项目的施工现场看到,土方外运及垃圾清理工程正在有序进行中。

 

国家超算(西安)中心是“新基建”7大领域中涉及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方面的重要建设内容。目前科技部批复建成的超算中心有7个,已基本建成待批复的有2个,国家超算(西安)中心已得到科技部支持,计划申报全国第10个超算中心。该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5.8万平方米,建成后算力达到30亿亿次。

 

国家超算(西安)中心与先进智造平台、商用信息平台、科创空间平台共同组成泛太空国际超算(西安)中心。项目占地约亩,总投资约亿元,总建筑面积21.9万平方米。项目致力于建设超算产业集群,打造“一带一路”沿线最大的数据港。一期主要建设国家超算(西安)中心,计划在年7月底前投用;二期主要建设3个平台,计划年12月底前建成投用。(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杨旭)

编辑:Mia

审核:初墨、文岳

监制:方觉晓

出品:西安日报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