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气晴好,便想着去围观一下长潭河大桥的建设现场。从溇水大桥那里出发,沿乡道溯河而上。一路上天朗气清,微风拂面,景色也是相当迷人。
沿大路走了几公里,就能看到一座临时搭建的铁桥。桥上汽车往来疾驰如飞,卷起了滚滚烟尘,恰似那燕人张翼德在长坂坡对岸布下的疑兵。
虽然是临时搭建,但这铁桥也不含糊,又直又宽还有护栏,双向两车道的标准,目测卡车可以在桥上轻松会车。这是大桥建设的重点基础设施,如果没有这座桥,物资运输得从溇水大桥绕行,效率将大打折扣。
据我观察,建设中的长潭河大桥的桥墩样式有两种,一种是H型,分布在大桥两端;另一种是Y型,分布在中间,也就是最高的桥墩,溇水河中间是没有建桥墩的。
侧面看就是酱紫。几个桥墩之间的工程进度也各不一样,很明显,离S省道近的那个桥墩进度最慢,可能是出于安全因素考虑,慢工出细活,毕竟省道上车流量大,别出安全事故了。
建设中的桥墩,不是学工程的看不太懂,满眼都是各种架子各种管子,没有点胆子是不敢在上面搞的。啥材料都要慢慢吊上去,真的不容易,不知道工人吃饭睡觉拉粑粑是不是也在上面解决的。
工人施工特写。可以看到桥墩都是用的现扎钢筋,再进行浇筑。安全措施做得比较好,下层还有那种细网护栏。桥墩越建越高,梯子也将相应的越升越高,作为一个外行,感觉操作起来有点麻烦啊。
很有意境的一幅画面。港剧经典台词曰: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作为普通劳动人民,感觉修桥补路很好啊,建设者自食其力,建设国家,为社会做贡献,满满的正能量,怎么就“无尸骸”了?什么辣鸡台词,尽放狗屁!
有两个桥墩之间有电线经过,不知道在桥墩与电线同一高度时,他们是怎么处理塔吊臂与电线不发生碰撞的,开塔吊的人着实有几把刷子。如果让像我这样的近视眼去开塔吊,凭着感觉走,我有信心分分钟让电线沿线一带停电。
目前来看最高的桥墩,目测有近百米高。像个弹弓把手,基座非常宽大。目前还在施工中,不知道最终会有多高。分叉处又用蓝色管道搭建了一个建筑,不知道是用来干嘛的。
中铁湖南炉慈高速公路调度指挥中心建在了这里,现场督导建设。但在其他地方也看到过炉慈高速项目部,如琵琶洲溇澧水资源公司大院、泳乐汇门面都有挂牌,果然是“狡兔三窟”啊。
旁边就是长潭河村的村部。这个村部风水好,俗语云:前有水来后有山,自有贵人做靠山。光长潭河大桥这个项目,估计就能给长潭河村带来无数个达布留的GDP,真让人羡慕呀。
然后看到一群工人在旁边集结,估计又有新的工作任务了。地上堆着很多已经焊接好的蓝色钢管,应该很快就会起吊。右下角的汪汪队三剑客已经对工人们非常熟悉,混迹其中准备多少讨口吃的。
在这里已经能够看到对面山上的尖峰岭隧道出入口。按理说隧道所在的高度,就应该是长潭河大桥主体的高度。这么看起来,Y型桥墩还得继续往上加。如果是斜拉桥的话,带上拉索高度,桥墩工作量估计刚过半。
哪里有大车,哪里就有烂路。长潭河大桥工程附近的路段,路面已经坑坑洼洼了,只比去南山坪的路好一点点。不过还好,为了减轻大车扬尘,工程方安排了洒水车沿路洒水,算是诚意满满了。
回去的路上,又是一路的美景,心情也很舒畅。衷心希望炉慈高速长潭河大桥早日完工,高速公路早日通车,慈利经济早日腾飞,人民群众早日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来源:玩慈利网图文:张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