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大众日报」
年10月9日,上任第一天的潍坊高新区汶泉发展区安全环保办主任刘海霞,带着队员到辖区一家铸造企业督导检查。迎面走来的企业负责人见到刘海霞有点愣神儿:“咱辖区新来管安全生产的是你啊,你一个女同志能干得了这块工作?”
刘海霞笑了笑,没有回应,转身投入到工作中。
其实,这不是刘海霞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质疑声。早在正式上任之前,关心她的亲朋好友已经为她暗暗捏了一把汗,而她自己也感觉到巨大压力:企业如何排查?隐患点怎么寻找?后期如何整改?如何持续保障辖区安全稳定……一个个问题像山一样压在心上。
“光担心也解决不了问题,既来之,则安之。不懂,就学。”刘海霞骨子里生来就有这么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为了尽快全面掌握安全生产、环保各项工作知识,她不懂的就问,不明白的就向前辈请教、向办公室同仁取经、向上级部门请示。就这样,当其他人还在质疑她行不行的时候,刘海霞已经摸清了辖区内18家生产企业、家商铺门头的详细情况,并迅速制定了工作思路,展开行动。
“企业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在工作中,我们要带着‘放大镜’,查找企业在生产中是否存在安全漏洞,帮助他们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一次次的学习和实践中,刘海霞总结出了工作方法。
“现在想想都后怕,要不是你,我们这几个塔吊就埋下了‘定时炸弹’。”汶泉发展区一家机械租赁企业的负责人说。
原来,这位机械租赁企业是刘海霞曾经督促指导过的。年3月,刘海霞和同事对辖区企业例行检查时,发现该企业一台塔吊两个标准节连接处的一个螺帽有松动痕迹。“我们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检修,这个月的前几天刚做过,不可能有问题。”企业负责人说。刘海霞又仔细查看了塔吊状态,确认存在潜在风险。在刘海霞的坚持下,企业联系专业人员对机械进行了检测,结果正如刘海霞所说。第二天,企业负责人专门打电话给刘海霞表示感谢:“我们对厂里的机械设备都进行了检测,又发现了两个类似的问题,多亏了你啊,刘主任。”
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是企业,执法人员不是企业的安全员,如何通过督导检查让企业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呢?“那就是比企业更细心,比他们更能发现问题。”刘海霞说。
为方便辖区企业、商铺及时全面了解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刘海霞组建了汶泉发展区企业生产安全群,“我们会定时发一些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和学习文件,同时也会要求企业将学习实践的照片反馈回来,如果有学习操作不当的我们就及时派专人进行实地指导。”
虽然是照片影像,但长期奋战在一线、练就了“火眼金睛”的刘海霞一眼就能看出问题:照片中工作人员拿的材料和培训内容不一致,重新组织学习,并进行指导;工人培训表没有签名,立即按照培训名单找到工人,对培训内容进行询问,考核通过现场签名……
日常走访检查中,刘海霞有时会遇到关于工伤看病、赔偿等方面的问题,虽然超出了职责范畴,但作为法学专业毕业的她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用心尽力通过法律渠道协调帮助群众解决纠纷。
大到企业应急预案的制定,小到员工安全知识培训记录的查看,刘海霞“挑刺”“较真”的工作态度,赢得了辖区企业的认可,也为她赢得了“高新区先进工作者”“汶泉发展区担当实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安全是基础,没了安全,一切都是‘0’。”刘海霞说,只有当一起起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被及时制止纠正,一个个风险隐患被彻底“根治”,她才会多一份踏实、多一份安心。(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蓓通讯员柳翠瑛彭青青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