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沈抚示范区域内的中国(辽宁)日本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一台台高耸入云的塔吊便映入眼帘,在操作人员的“指挥”下,有力舒展着自己的“铜头铁臂”,将建筑材料进行精准吊运;不远处的商会总部基地施工现场,一台吊运钢筋的塔吊正在缓慢上升,随即横向摆动,平稳落地;东北方向的新概念国际教育小镇里,有着十年塔吊驾龄的王喜涛熟练地登上操作室,即将开启一天的“云上”作业……站在通航大厦17楼向外远眺,视线所及,遍布示范区的一座座塔吊如同一支支蘸满墨汁的巨笔,在沈抚大地上描绘出一幅幅壮美画卷。
“塔吊的数量快速增长也从侧面反映出示范区建设发展的快节奏,去年第二季度域内约有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余台,今年3月份,随着天气回暖,开复工项目逐步增多,目前域内塔吊数量达余台,同比增长48%,当前,示范区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示范区规划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今年以来,沈抚示范区始终把重大项目作为加速经济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制定出台了“专班制”工作机制,组建了沈抚示范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服务专班,示范区主要领导与各项目服务专班的班长和副班长共同研究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力以赴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推动项目早日建成落地。今年一季度,沈抚示范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4个,协议投资额亿元,开复工建设项目达35个,协议投资额.93亿元。红色江西大厦、渝商总部大厦、诚高科技沈抚IDC数字产业基地(云计算中心)项目等一批投资额大、带动作用强的项目相继开工,一座座昼夜运转不停的塔吊成为了示范区大发展、快发展的剪影。“多少年没有看见这样的场面了,塔吊一天忙得连轴转,到了晚上灯火通明,真是一天一个样儿!”家住李石街道的于飞说出了自己对示范区发展的切身感受。
“为了保障项目夜间施工安全,我们组织对部分建筑工地塔吊进行了亮化,同时要求新开工塔吊安装吊钩可视化系统‘黑匣子’,实现动态远程监控、远程报警等功能,加快推进‘智慧工地’建设。”据规划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塔吊亮化比例达到39.8%,“黑匣子”安装比例达到16.8%,下一步,施工项目塔吊“黑匣子”数据将与规划建设局“智慧住建”系统进行对接,逐步实现项目的标准化、统一化管理。
夜幕降临,沿着沈抚大道一路前行,金枫街、金橙街、中兴街等7条街路沿线14个项目的亮化塔吊连成了一条流动的彩带,映照着每一位建设者的身影。“作为一名塔吊司机,能够参与到示范区建设之中,我感到非常自豪,现在我们正在加班加点,争取按节点、高质量交付工程,”王喜涛说。
丨来源辽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管委会
本文来源:路上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