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海口国际免税城项目上的塔吊司机杨玉连在操作塔吊。
手脚并用穿过狭窄的钢梯爬上40米高的塔吊,是杨玉连每天的必经之路。在不足2平米的驾驶室内,准确地用塔吊将建筑材料运输到指定位置是她每天的工作日常。在海口国际免税城项目的工地上,像杨玉连这样的女塔吊司机一共有4名。
从普通工种到塔吊司机,她们最开始从事塔吊行业的初衷都很简单,“在工地上看多了觉得自己也可以。”学习、考证、克服爬楼的恐惧,每天早晨6点多爬上塔吊,在狭小的驾驶室内一待就是4个小时,不敢大量喝水,加班时连吃饭也是在塔吊上完成。在几年的工作中,她们凭借女性耐心、细心的优势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调运工作,从高空见证了城市的飞速发展。“女塔吊司机更细致,有她们在的工地上纠纷都会少很多。”工友们评价道。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建筑行业,女塔吊司机成为了工地上一抹靓丽的风景线。
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3月5日,在海口国际免税城项目工地,塔吊司机吕红慧在进行班前检查。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3月5日,海口国际免税城项目上的塔吊司机吕红慧在操作塔吊。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3月5日,海口国际免税城项目上的塔吊司机吕红慧在进行班前检查。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3月5日,海口国际免税城项目上的塔吊司机杨玉连爬上塔吊。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这是3月5日在海口国际免税城项目工地拍摄的塔吊司机杨玉连的肖像照片。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3月5日,海口国际免税城项目上的塔吊司机杨玉连(左)和吕红慧在食堂吃饭。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这是3月5日在海口国际免税城项目工地拍摄的塔吊司机吕红慧的肖像照片。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由于每天爬楼梯,塔吊司机吕红慧的手掌上结了厚厚的茧子(3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3月5日,海口国际免税城项目上的塔吊司机吕红慧在用对讲机沟通。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3月5日,海口国际免税城项目上的塔吊司机吕红慧在眺望工地。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3月5日,海口国际免税城项目上的3名女塔吊司机走在上班路上。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