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给车身轮胎洗个澡,门都出不去。”开了多年渣土车的王文浩看了看刚冲洗干净车身还有不粘一点泥土的的轮胎,拉着后斗密封的渣土缓缓驶出诸城市开发区驻地片区棚改项目工地。项目周边围挡上,管道喷淋的雾气飘进车窗,凉爽宜人。
在此前,工地扬尘一直是城市管理的老大难问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绿色施工已经成为标准化施工现场建设的必要考核指标。
建筑面积达50余万平方米的诸城市经济开发区驻地片区棚改项目,是诸城市重大棚改项目之一。在施工现场,26台塔吊挥舞,十几台大型工程机械进出作业。日前,记者走进工地,放眼皆绿、不见祼土、清新湿润,对于现场环保治理,这里正在引领绿色施工行业标杆。
在项目部办公场地,绿草如茵、绿植茁壮葳蕤,虽是临时工地却有花园式的装扮。负责该项目施工建设的中交四公局诸城市开发区驻地片区棚改项目安全环保部部长高德坤告诉记者:“我们严格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要求,做到施工工地环保要求的‘八个百分之百’,即现场封闭管理百分之百、场区道路硬化百分之百、渣土物料覆盖百分之百、洒水清扫保洁百分之百、物料密闭运输百分之百、出入车辆清洗百分之百、施工工地安装在线监控百分百、工地使用的各类机动车辆和非道路移动设备及使用油品百分百达标。”
在项目周边道路以及场内便道上,一台市政洒水车、两台充电式洒水车来回穿梭不间断洒水,时刻保持路面湿润不起扬尘;在项目周边围墙以及场区内护栏、围挡上,安装了能够覆盖总长度米的管道喷淋系统;8台雾炮机站在基坑、车库边喷射水雾,实现了土方湿法作业;14台塔吊上,还安装了喷淋设施,即可防尘,又可在夏季防暑降温。
“我们购置、租赁了30余台扬尘治理环保设备,包括塔吊喷淋、管道喷淋、洒水车、高压洗车机、雾炮、电焊焊烟净化器。单是市政洒水车每天高压冲洗6遍路面,覆盖裸土的防尘网、土工布累计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高德坤说,“工地扬尘喷淋设施的投入使用,减少了周边的扬尘、改善了施工现场空气质量,特别是夏季将至,还能有效降低施工现场温度,提高了工人工作舒适度。”
值得一提的是,扬尘治理所用水都来自回收水。项目设置了6个大型消防水池,收集、储存施工基坑降水作业抽出的地下水,用于项目降尘、洒水、洗车、混凝土养护等用水环节。
同时,项目部在施工组织设计阶段在施工工序安排、运输方案、场地布局等精心优化,将粉尘、噪声、震动对市民与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并通过采用物联网、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组建智慧工地控制中心,使得扬尘治理工作更加“智慧”。工地环境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利用无线传感器技术和激光粉尘测试设备,将扬尘在线监控中的PM2.5、PM10、噪音、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多项指数传送回智慧工地控制中心,当扬尘指标升高后,通过物联网技术自动打开、增大塔吊喷淋、管道喷淋,并给项目管理人员发送调度洒水车、暂停土方作业等指令。
中交四公局诸城市开发区驻地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从思想上、行动上切实履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路径,不断强化施工现场扬尘管控,努力提升区域整体空气质量。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鹏通讯员陈辉报道)